材料:
山蘇
豆豉
辣椒
薑
大蒜
作法:
1. 薑切絲,蒜切碎,辣椒切段備用。山蘇穿燙後備用。
2. 起油鍋爆香薑、大蒜、辣椒與豆豉,然後放入穿燙過的山蘇快炒,煮至入味後即可起鍋。
護伯實驗心得:
這道菜如果豆豉放得多,就不用再加鹽了。但如果放得少,最好還是再加點鹽或醬油調味。炒青菜時我一向喜歡在最後快起鍋前倒點酒下去,炒出來的菜感覺比較綠。不過因為這是個人習慣偏好,所以我通常不寫在上面的作法裡。如果不介意菜裡有酒味的人,可以試試看放一些,然後跟沒放酒的菜比較一下,看看是不是真的比較綠~
不是大廚也可以在廚房放火!Just enjoy cooking!
護伯實驗心得:
這道菜如果豆豉放得多,就不用再加鹽了。但如果放得少,最好還是再加點鹽或醬油調味。炒青菜時我一向喜歡在最後快起鍋前倒點酒下去,炒出來的菜感覺比較綠。不過因為這是個人習慣偏好,所以我通常不寫在上面的作法裡。如果不介意菜裡有酒味的人,可以試試看放一些,然後跟沒放酒的菜比較一下,看看是不是真的比較綠~
護伯實驗心得:
果然,炒苦瓜前一定要先把苦瓜拿去穿燙或是過油,不然那種苦澀味實在令人皺眉,而且不容易入味。第一次因為懶,所以沒有穿燙(為了我的體重控制大計,我一向是能不過油就盡量不過),結果不甚令人滿意。第二次學乖了,燙了之後,果然味道差很多。所以做廚師還真是不能偷懶,一偷懶,馬上就會被嘴刁的食客發現(例如誠實又嘴刁的護伯媽。原因:護伯第一次做這道菜時,並沒有馬上稱讚新菜好吃,而是我問了之後才搭上兩句 >_<)。
註:不喜歡吃辣的人可以把這道菜的調味料改成蔥、豆豉&大蒜,其他原料與烹飪步驟皆相同。
護伯實驗心得:
由於蚵仔跟蛤蜊一樣都是本身即帶鹹味,所以煮的時候都要注意鹽的份量。這道菜沒有放鹽,而且醬油只能放一點點(因為豆豉也是很鹹的一種調味料),不然除非你有足夠的白飯,蚵仔再鮮美也會叫人鹹的吃不下去。>_<
護伯實驗心得:
蛤蜊放太多的壞處就是鹽的份量不好控制。因為蛤蜊本身就有一點鹹味,一個不小心就會煮的過鹹。幸好我這次沒有失手。關於絲瓜,我個人有個秘訣,就是煮的時候水不可放太多,而且一定要放白胡椒。煮絲瓜不放水,一來是水會沖淡絲瓜的甜味,再者是湯湯水水會顯得很沒誠意。其實只要有耐心,將絲瓜悶的夠久,不用勾芡就可以煮出濃稠的湯汁。白胡椒則是用來畫龍點睛的,我個人覺得只要是清淡的湯汁,放白胡椒都有提鮮的作用,是取代味素這種人工調味品的好材料。
護伯實驗心得:
這次拔豬毛真的把我弄得很狼狽,熱水到處亂噴,因為豬毛要在穿燙的時候一起拔,不然冷了就陷在皮裡弄不出來了。說實在,我到最後也沒辦法把毛拔得很乾淨,因為有些毛已經斷裂了,只剩根陷在皮裡,除非把皮切掉,不然根本拿不出來。(但我若是把有毛的皮都切掉,這鍋豬腳可能已經七零八落了)後來我放棄了,剩那些長在牙齒啃不到的地方的毛應該沒關係吧?反正事實證明,那些毛一點都不能影響這鍋豬腳的美味~
這道菜的操作重點我想就是先把冰糖拿來炒,而且冰糖量放得比較多吧?冰糖先炒融了,再炒豬腳時外面就會裹上褐色的糖衣,並散發出焦糖的香氣與甜味。而且這一鍋豬腳肉吃完後還有美味的凍子,當小菜是最好不過了。不過護伯媽這時又有意見了:她碎唸說凍子裡應該要再加點花生更好吃!(老媽阿,你怎麼喜歡的都是高熱量的肥胖食物阿?)
護伯實驗心得:
成品吃起來是沒有問題,但是煎的過程卻倍感艱辛,原因是鍋子太小了!(為什麼我家什麼鍋子都大,就是不沾鍋那麼小一個?)在翻面時一整個囧...特別是青菜是最後放上去的,要把它煎熟實在不容易。若是下次我家還是只有那個小小的不沾鍋,只好把煮的步驟改一改:先把蚵仔和青菜同煎,再倒入地瓜粉水 & 蛋。但若是照這個步驟,很可能會做成蚵仔青菜炒蛋(雖然我這次做的看起來也蠻像的^^;;)。
護伯實驗心得:
其實我這次做也沒完全按照李媽媽的食譜。第一個不同是我把辣椒醬換成了豆瓣醬(因為手邊沒有辣椒醬),其二是在燉煮的時候加了一些醋。多虧那十幾顆大蒜,湯頭十分美味!不過如果照食譜的時間燉煮,對於喜歡牛筋 QQ 口感的人(例如護伯媽)來說,會稍微過爛了一些;可以改成先讓牛肉煮一段時間後,再加入牛筋。不過因為我個人喜歡牛肉&牛筋越爛越好,所以對於這次成果相當滿意阿!^_^